2024海南自学考试08888会展企业策略管理复习提纲三
第二章企业策略与策略管理
学习计划:
识记和学会企业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识记和学会企业策略的特点与层次结构。
识记和学会策略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识记和学会策略管理过程。
知道策略管理者的构成、角色与特点。
第一节企业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1、企业策略的起源与进步
策略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
广泛地运用于企业范围,如海尔的名牌策略、多样化策略和国际化策略,TCL的名牌化策略,跨国公司如IBM、HP的全球化策略等。现在企业策略的确定与实行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角逐成败的重点性要点。
2、企业策略的概念
1954年,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中讨论了企业策略的三个基本问题:大家的企业是什么?大家的企业应该是什么?为何?他觉得,策略是决定组织将要做什么与怎么样干的问题。
1965年,安索夫(Ansoff)在《企业策略论》一书中将企业决策分为策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三类,觉得策略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对现在从事的和以后要从事的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策略决策。
综上所述,本书将企业策略概念为:是企业为了达成其策略目的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决策。
(一)安索夫的看法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策略论》一书中,把企业策略构成要点概括为4个方面,即经营范围、成长方向、角逐优势和协同效应。
1.经营范围
企业经营范围是确定企业的商品与市场范围。
2.成长方向
企业可以采取4个方向进步的策略。
1)市场渗透策略。这是通过现在商品与现有市场范围组合而产生的一种企业成长策略。
2)市场开发策略。这是由现有商品范围和新市场范围组合而产生的一种企业成长策略。
3)产品研发策略。这是通过向现有市场投放新品、改良商品或追加不同规格的商品,达成扩大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的成长策略。
4)多样化策略。这是由新品范围和新市场范围组合而产生的成长策略。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为了防止风险,“将鸡蛋放到不一样的篮子里面”。
3.角逐优势
企业之间的角逐不只在于做得好坏,更在于选择干什么。选择对了干什么,比将现有工作做好。
4.协同效应
明茨伯格的看法
1987年,明茨伯格觉得策略是由5个“P”组成:Perspective(观念和意图),Position(市场定位),Ploy(计谋),Pattern(模式),Plan(计划)。
1.观念和意图2.市场定位
策略是一种定位,是指企业采取何种手段适应所处的环境。策略的定位观觉得,一个事物是不是是策略,取决于它所处的时间和状况。
3.计谋4.模式5.计划
策略涉及企业的全局,是一种统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计划,其目的是达成企业的基本目的。
企业策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企业的远景目的
2.市场定位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要明确企业的目的顾客,认清他们的需要,与企业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满足这类需要。
3.创造价值的方法
因此,企业策略中的另一个要紧而又难解的问题是确定创造价值的方法,
4.重点性资源的扩充渠道
在决定持久角逐优势的各种原因中,内部资源才是根本。企业要达成远景目的,需要把角逐优势构筑在内部资源的基础上。
5.达成远景目的的具体计划。